台語羅馬字(白話字=Péh-öe-jï=POJ)教學
台語羅馬字(白話字=Péh-öe-jï=POJ)教學
【前言】 現今有關台語的拼音系統相當多,本教學是以已有一百五十五年歷史之教會羅馬拼音(簡稱教羅或白話字)為主。
【第一課】子音和母音 一、子音
p ph b k kh g h t th
ch chh s j l m n ng
p:【ㄅ】;如 「賠」錢、「朋」友。
ph:【ㄆ】;如 「皮」膚、風「波」。
b :【万】;如 「萬」,「目」睭(眼睛)。請注意與 p 之分別 。
k :【ㄍ】;如 「古」人、「奇」怪。
kh:【ㄎ】;如 「開」門、吃「苦」。
g :【 】;如 「研」究、檢「驗」。請注意與 k 之分別。
h :【ㄏ】;如 「虎」、「香」港。
t :【ㄉ】;如 菜「刀」、「等」車。
th:【ㄊ】;如 「貪」心、「土」地。
ch:【ㄗ】;如 酒「醉」、感「情」。
chh:【ㄘ】;如 「充」公、「切」菜。
s :【ㄙ】;如 「思」念、「獅」。
j :【不捲舌的ㄖ】;如 「忍」耐、文「字」。
l :【ㄌ】;如 「你」、「李」先生。
m :【ㄇ】;如 「麵」粉、「麥」仔茶。
n :【ㄋ】;如 過「年」、頭「腦」。
ng:【 】;如 文「雅」。帶有鼻音。
二、母音
a i u e ou o
a :【ㄚ】;如 「阿」爸、「阿」母、「阿」伯。
i :【ㄧ】;如 「醫」生、「椅」仔。
u :【ㄨ】;如 「汙」染。
e :【ㄝ】;
ou:【ㄛ】;如 「黑」色、「烏」雲。
o :【ㄜ】;
*註:「ou」 原本教羅式的寫法為「o‧」,由於不便於打字,所以一般改為「ou」,亦有寫作「oo」。
三、複母音
ai au ia iu io oe oa ui
iau oai
ai :【ㄞ】;如 悲「哀」。
au :【ㄠ】;如 「歐」洲。
ia :【ㄧㄚ】;如 「野」。
iu :【ㄧㄨ】;如 「憂」。
io :【ㄧㄜ】;如 「腰」。
oe :【ㄨㄝ】;如 「賠」錢。
oa :【ㄨㄚ】;如 「紙」。
ui :【ㄨㄧ】;如 地「位」。
iau:【ㄧㄠ】;如 「妖」。
oai:【ㄨㄞ】;如 「歪」。
四、鼻音韻尾母音
am an ang im in eng iam un ong
ian oan iang iong oang
am:如 黑「暗」。
an:如 平「安」。
ang:如 「尪」(丈夫)。
im:如 聲「音」。
in:如 原「因」。
eng:如 「英」語。
iam:如 「閹」、「鹽」。
un:如 「溫」暖。
ong:如 「王」先生。
ian:如 「淵」源、「展」覽。
oan:如 「 彎」、「關」心。
iang:如 「涼」。
iong:如 中「庸」、 「宮」殿。
oang:
五、鼻化母音
aN iN eN ouN aiN iaN iuN oaN
oaiN
aN:如 「餡」、作「官。
iN:如 人「影」、「甜」。
eN:如 「鄭」。
ouN:如 可「惡」。
aiN:如 「壞」人。
iaN:如 「聲」音。
iuN:如 「想」。
oaN:如 「山」頭。
oaiN:如 「關」門。
六、入聲韻尾
h p t k
h:如 阿「伯」(a-peh)、人「客」(lâng-kheh)。
p:如 「急」(kip)、「吸」(khip)、「葉」(iap)。
t:如 方「法」(hoat)、損「失」(sit)、「七」(chhit)。
k:如 「福」(hok)、利「益」(ek)、「北」(pak)。
【第二課】台語的聲調
台語總共有八個聲調,依傳統術語來講就是「平、上、去、入」,
每個聲調各分為陰、陽二種,所以其有八種。不過,由於台語的上
聲都相同,故實際上只有七個聲調。
*註:
⑴ 第四聲和第八聲是入聲字(目前的北京話中已沒有),其以 -h、-p、-t、-k 結尾。由上可知一對應規則:
m 結尾 ---> -p
n 結尾 ---> -t
ng 結尾 ---> -k
其餘結尾 ---> -h
⑵ 若用數字標調時,通常第一、四聲,打字時不標明調號。
【第三課】變調規則
一、一般變調
口訣:「5 3 2 1 7 3」(北部變調)或者「5 7 3 2 1 7」(南部變調)皆可
第5聲->第7聲(南部調)or第3聲(北部調):Tâi-oân(台灣)->Täi-oân or Tài-oân
第7聲->第3聲:töng-pông(洞房)->tòng-pông
第3聲->第2聲:kài-siäu(介紹)->kái-siäu
第2聲->第1聲:káng-tou(港都)->kang-tou
第1聲->第7聲:khui-m^ng(開門)->khüi-m^ng
二、入聲變調
⑴以h結尾
第4聲->第2聲並除去h:chioh-chîN(借錢)->chió-chîN
第8聲->第3聲並除去h:chióh-thâu(石頭)->chiò-thâu
⑵以p、t、k結尾
第4聲->第8聲:kut-thâu(骨頭)->kút-thâu
第8聲->第4聲:hák-häu(學校)->hak-häu
*註:雖然唸時需要變調,但寫字或打字時仍需以本調為準。如 Tâi-oân(台灣),不寫成 Täi-oân or Tài-oân。
【前言】 現今有關台語的拼音系統相當多,本教學是以已有一百五十五年歷史之教會羅馬拼音(簡稱教羅或白話字)為主。
【第一課】子音和母音 一、子音
p ph b k kh g h t th
ch chh s j l m n ng
p:【ㄅ】;如 「賠」錢、「朋」友。
ph:【ㄆ】;如 「皮」膚、風「波」。
b :【万】;如 「萬」,「目」睭(眼睛)。請注意與 p 之分別 。
k :【ㄍ】;如 「古」人、「奇」怪。
kh:【ㄎ】;如 「開」門、吃「苦」。
g :【 】;如 「研」究、檢「驗」。請注意與 k 之分別。
h :【ㄏ】;如 「虎」、「香」港。
t :【ㄉ】;如 菜「刀」、「等」車。
th:【ㄊ】;如 「貪」心、「土」地。
ch:【ㄗ】;如 酒「醉」、感「情」。
chh:【ㄘ】;如 「充」公、「切」菜。
s :【ㄙ】;如 「思」念、「獅」。
j :【不捲舌的ㄖ】;如 「忍」耐、文「字」。
l :【ㄌ】;如 「你」、「李」先生。
m :【ㄇ】;如 「麵」粉、「麥」仔茶。
n :【ㄋ】;如 過「年」、頭「腦」。
ng:【 】;如 文「雅」。帶有鼻音。
二、母音
a i u e ou o
a :【ㄚ】;如 「阿」爸、「阿」母、「阿」伯。
i :【ㄧ】;如 「醫」生、「椅」仔。
u :【ㄨ】;如 「汙」染。
e :【ㄝ】;
ou:【ㄛ】;如 「黑」色、「烏」雲。
o :【ㄜ】;
*註:「ou」 原本教羅式的寫法為「o‧」,由於不便於打字,所以一般改為「ou」,亦有寫作「oo」。
三、複母音
ai au ia iu io oe oa ui
iau oai
ai :【ㄞ】;如 悲「哀」。
au :【ㄠ】;如 「歐」洲。
ia :【ㄧㄚ】;如 「野」。
iu :【ㄧㄨ】;如 「憂」。
io :【ㄧㄜ】;如 「腰」。
oe :【ㄨㄝ】;如 「賠」錢。
oa :【ㄨㄚ】;如 「紙」。
ui :【ㄨㄧ】;如 地「位」。
iau:【ㄧㄠ】;如 「妖」。
oai:【ㄨㄞ】;如 「歪」。
四、鼻音韻尾母音
am an ang im in eng iam un ong
ian oan iang iong oang
am:如 黑「暗」。
an:如 平「安」。
ang:如 「尪」(丈夫)。
im:如 聲「音」。
in:如 原「因」。
eng:如 「英」語。
iam:如 「閹」、「鹽」。
un:如 「溫」暖。
ong:如 「王」先生。
ian:如 「淵」源、「展」覽。
oan:如 「 彎」、「關」心。
iang:如 「涼」。
iong:如 中「庸」、 「宮」殿。
oang:
五、鼻化母音
aN iN eN ouN aiN iaN iuN oaN
oaiN
aN:如 「餡」、作「官。
iN:如 人「影」、「甜」。
eN:如 「鄭」。
ouN:如 可「惡」。
aiN:如 「壞」人。
iaN:如 「聲」音。
iuN:如 「想」。
oaN:如 「山」頭。
oaiN:如 「關」門。
六、入聲韻尾
h p t k
h:如 阿「伯」(a-peh)、人「客」(lâng-kheh)。
p:如 「急」(kip)、「吸」(khip)、「葉」(iap)。
t:如 方「法」(hoat)、損「失」(sit)、「七」(chhit)。
k:如 「福」(hok)、利「益」(ek)、「北」(pak)。
【第二課】台語的聲調
台語總共有八個聲調,依傳統術語來講就是「平、上、去、入」,
每個聲調各分為陰、陽二種,所以其有八種。不過,由於台語的上
聲都相同,故實際上只有七個聲調。
聲調 名稱 | 第一聲 | 第二聲 | 第三聲 | 第四聲 | 第五聲 | 第六聲 | 第七聲 | 第八聲 |
傳統 陰陽 | 陰平 | 上 | 陰去 | 陰入 | 陽平 | 上 | 陽去 | 陽入 |
調值 | 55 | 51 | 21 | 32 | 24 | 51 | 33 | 44 |
例字 說明 | 豬 ti | 抵 tí | 智 tì | 滴 tih | 池 tî | 抵 tí | 治 tï | 碟 tíh |
金 kim | 錦 kím | 禁 kìm | 急 kip | 錦 kím | 衿 kïm | 及 kíp | ||
君 kun | 滾 kún | 棍 kùn | 骨 kut | 群 kûn | 滾 kún | 郡 kün | 滑 kút | |
東 tong | 黨 tóng | 凍 tòng | 篤 tok | 同 tông | 黨 tóng | 洞 töng | 毒 tók | |
衫 saN | 短 té | 褲 khòu | 闊 khoah | 人 lâng | 矮 é | 鼻 phïN | 直 tít |
*註:
⑴ 第四聲和第八聲是入聲字(目前的北京話中已沒有),其以 -h、-p、-t、-k 結尾。由上可知一對應規則:
m 結尾 ---> -p
n 結尾 ---> -t
ng 結尾 ---> -k
其餘結尾 ---> -h
⑵ 若用數字標調時,通常第一、四聲,打字時不標明調號。
【第三課】變調規則
一、一般變調
口訣:「5 3 2 1 7 3」(北部變調)或者「5 7 3 2 1 7」(南部變調)皆可
第5聲->第7聲(南部調)or第3聲(北部調):Tâi-oân(台灣)->Täi-oân or Tài-oân
第7聲->第3聲:töng-pông(洞房)->tòng-pông
第3聲->第2聲:kài-siäu(介紹)->kái-siäu
第2聲->第1聲:káng-tou(港都)->kang-tou
第1聲->第7聲:khui-m^ng(開門)->khüi-m^ng
二、入聲變調
⑴以h結尾
第4聲->第2聲並除去h:chioh-chîN(借錢)->chió-chîN
第8聲->第3聲並除去h:chióh-thâu(石頭)->chiò-thâu
⑵以p、t、k結尾
第4聲->第8聲:kut-thâu(骨頭)->kút-thâu
第8聲->第4聲:hák-häu(學校)->hak-häu
*註:雖然唸時需要變調,但寫字或打字時仍需以本調為準。如 Tâi-oân(台灣),不寫成 Täi-oân or Tài-oân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